那些年我们做过的奇葩地理题——“地坑院里的一棵树”
一道高考地理真题考过这样一道题——
Q:为什么我国黄土高原的“地坑院”民居,都会在院子里种一棵树?
A、美化建筑
B、遮阳挡雨
C、遮挡风沙
D、防止外人跌入
答案解析
院子里种一棵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起到“警示作用”,由于地坑院隐藏在地下,地面上的人们很难发现,利用高出地面的树冠来提醒人们,以免掉落到坑内。此外,院子中种上一棵树在夏季季节也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,到了冬季落叶后又可以减少对阳光的遮挡。
知识拓展
欣赏和分析完这道高考题,大家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。例如:
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形成这样的特色民居?
“地坑院”不怕暴雨吗?
“地坑院”怎么进出的?
“地坑院”冬暖夏凉,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住了?
一、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形成这样的特色民居?
1.地形
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传统民居,黄土塬地形平坦,不能像在坡地那样在侧面挖凿窑洞(见下图)。只好先挖地坑院,挖好地坑院之后再挖窑洞。
2.气候
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在400-800mm之间(月平均降水量见下图),降水较少,可以修建窑洞来居住。
南方丘陵地区土层深厚,也可以挖窑洞,但为什么这里不挖窑洞住呢?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南方降水多。例如,广东年降水量在1300-2500mm之间,雨水过多,不适合住窑洞。
还有,黄土高原冬季寒冷、风沙大,“地坑院”和窑洞有很好的保温和防风沙作用。
3.土壤
黄土高原土层深厚,且黄土具有直立性。
4.成本
建房子需要砖瓦、木材等材料,修建难度也较大,成本较高;而挖“地坑院”和窑洞,相对容易,成本较低。
二、“地坑院”不怕暴雨吗?
除了前面讲的黄土高原降水不多,很少持续的暴雨外。“地坑院”也有自己应对暴雨的方法。具体看下面的图文:
地坑院地面上有矮墙挡水
院中有雨水收集井(井盖处)
三、“地坑院”怎么进出的?
“地坑院”通道
四、“地坑院”冬暖夏凉,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住了?
1.采光不好
2.通风不好
3.夏季潮湿
4.生活水平提高,现代楼房居住更舒适
(图片均来源于网络)